top_bar
menu bar

 Home >> 2004年臺灣總統大選後續發展 >> 休士頓阿扁後援會通訊
 
陳總統面對中國毫不畏懼     USA Today


  • 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休士頓助選活動- 新唐人電視臺提供
  • 台南預演奏效.二二八精彩可期
  • 三封信手護連宋 陳由豪一箭雙鵰鵰
  • 反「公投」就是反「台灣人民當家作主」
  • 譚慎格演講會
  • 休士頓阿扁後援會 返鄉助選投票暖身說明會
  • 台聯:台灣選錯總統以後可能無法再選總統
  • 田螺含水過冬
  • 李登輝:你們可不要讓我漏氣!
  • 李登輝之友會全國各縣市分會
  • 陳水扁記者會釋出善意 國際普遍肯定
  • 遲來的祝福
  • 李應元:一百萬人,請站出來!-專訪百萬人手護台灣活動總幹事
  • 林佳龍:美、日關切公投 有助台灣成「正常的」國家
  • 休士頓阿扁後援會返鄉助選投票暖身餐會
  • 咱要忍耐
  • 馬英九等反對和平公投的論調
  • 從台灣的願景願看2004年總統大選莊承業
  • 莫那魯道 vs. 武士道
  • 「去台灣國家化」VS.「去中國化」?
  • 李登輝拚老命 守護本土政權
  • 由北京成立「連宋總部」看陳由豪打扁
  • 從台灣的願景願看2004年總統大選
  • 打銷呆帳1兆1684億元逾放比由兩位數降到5%以下,扁政府金融改革難能可貴。
  • 二高CF廣告為扁執政效率加分
  • 真的沒有冤枉連戰先生
  • 黨產不歸還 藍軍要回贈
  • 《新春專論》公投的民主價值是國家發展的大戰略
  • 『黨國不分的國親聯盟』
  • 228手護台灣挺扁 維繫本土政權
  • 三偽一體   
  • 用「反族群」操弄「族群」 
  • 李鴻禧暢談新憲 非為阿扁量身打造
  • <連任艱辛>南部要多贏 搶救陳水扁
  • 挺扁人士莫在禿子頭上看月亮
  • 從「一個中國」到「反公投」
  • 從『安格紐事件』看連宋配的離譜格調
  • 陳水扁:抵制公投 就是反民主改革
  • 亂起蕭強之內!
  • 腐化的反撲正在破壞台灣
  • 激發中間選民支持穩定改革力
  • 謝長廷:我們非常努力,國民黨卻如同兒戲!
  • 從跨代生命週期角度分析2004年敗選的危機與媒體對抗
  • 舊體制崩盤之前最危險
  • 為何在選前60多天 連戰才說他沒有逼宮? 
  • 另類的國共合作
  • 緊急通知
  • 阿扁總統向人民報告
  • 不做虧心事,中國政權照樣殺你頭
  • 台灣教授協會 推出《連宋言行錄》一個驚嘆號.三個問號.六百字答辯
  • 面對國家 面對自己
  • 「黨產」不是「歷史問題」而是「現在進行式」
  • 家母年已八十
  • 挾著490顆飛彈的,怎麼會是「鄉愁」?
  • 台灣面對的武力威脅
  • 公投立法.貽笑國際 (三)
  • 李鴻禧:連戰貪快,對台灣是傷害!
  • 連戰也要推「新憲」 仿冒品挑戰真品
  • 連宋才是「債留子孫」
  • 阿扁力挺新十大建設 要讓台灣脫胎換骨
  • 台灣輸了,北京贏了!
  • 層層限制人民創制與複決權擴大立院權力,澄社批公投法圖一黨之私。
  • 陳水扁與包道格一會再會 (四)
  • 【天賜良機】扁尚方寶劍 一圓台灣公投夢
  • 說泛藍是中國同路人有何不對?
  • 休士頓台灣商會回應休士頓和統會的不當言論
  • 連、宋、馬對台灣主權的認知,究竟是站在台灣這邊?還是中國那邊?
  • 本土化是一種理念,不是人脈
  • 恨紫之奪朱也
  • 公投法:三大問題.萬分無奈
  • 文明與野蠻,一邊一國
  • 許慶雄:防禦性公投 議題設計有玄機(一)
  • 公投不能太抽象(二)
  • 敬愛的阿扁後援會幹部及朋友︰大家好!
  • 兩好球之後的好球
  • 陳水扁民調竄升,中國也緊張了
  • 兩個台灣的命運
  • 228百萬人大遊行改為《守護台灣手牽手環島活動》
  • 美國從來都未反對台灣獨立
  • 從夏馨看泛藍與中共的同讎敵慨
  • 宋楚瑜非常反應 讓阿扁形勢大好 
  • 台灣立場鮮明的網站
  • 【宋楚瑜的罩門】興票案將壓垮連宋配?
  • 『真實與虛假,一邊一國』
  • 世界競爭力
  • 反全民公投的還是那一批人
  • 抽絲剝繭興票案「宋」你一堆問號
  • 有意識、無是非的台灣
  • 李登輝坦然出庭,為興票案細說重頭
  • 民進黨的贏與輸
  • 泛綠擘畫
  • 與自由台灣之自由貿易
  • 蛋花湯不許加蛋?
  • 連宋政治性格的問題
  • 保衛中華民國及消滅中華民國的戰爭,從何談起?
  • 越來越多臺灣人不再承認中國人身分
  • 臺灣日報 【社論】
  • 「中國暗助」是泛藍派的利多
  • 中國暗助國親﹐ 國親明助中國
  • 同鄉們!決戰的時刻已到了讓我們再度披甲上陣吧!
  • 連宋配勝算 逐漸下降


  •    陳水扁總統在接受全美發行的第一大報《今日美國報》專訪時,重申台灣有權舉辦公民投票,不應被窄化為統獨爭議,而且公投議題不應設限,應該是台灣民主改革的時間表、台灣憲政改革重大的里程碑。他也展現了明年連任的篤定和企圖心,表示明年3月總統選舉後,中共領導人將毫無選擇地在不預設前提下,和他及民進黨展開對話。

       《今日美國報》是在31日刊出這篇以「台灣領袖在中國身旁並不躡腳走路」為題的專訪,30日在該報的網站新聞版報頭邊用焦點新聞作特別介紹,標題意思是「陳總統面對中國毫不畏懼」。

       專訪報導的第一段就開宗明義地指出,美國對觸怒中國的傾向台灣獨立行動感到關切,包括就改變台灣憲法進行公民投票,而陳總統對這些關切不表贊同。

       該報引述他的話說:「公投權不應被視為政治怪獸,也不應被剝奪或受到限制。美國和台灣都是民主(國家),我相信美國政府能體會台灣人民使民主化更加強化的努力。」

       陳總統表示,目前的憲法是在50年餘前制定,對台灣目前2300萬人口並不適合。台灣過去十年間曾六度修憲,但留下許多沒有解決的問題,也造成果敢的改革無法推動。這也是政權更替之後,政府推動許多政策困難重重的原因。

       他說,目前沒有政黨在立法院擁有絕對多數席位,而不論修憲或重新制憲,必須取得三分之二多數通過,因此任何憲法改革都極端困難。我們不應該把這項建議窄化為統獨之爭,而應視為台灣民主改革的時間表,以
    及台灣憲法改革的里程碑。

       報導說,布希政府內部對陳總統近來的言論可能引發與中國緊張關係的憂慮在逐漸加深。報導也說,陳總統明年將面臨連任的苦戰,而他近來的聲明被認為是要動員基本票源。

       該報說,陳總統在訪問中重申他在就職演說中提出的「四不」承諾,但美國官員認為,「陳總統至少已經接近違反這項承諾的精神」。

       陳總統在專訪中強調,台灣在民主進程中,沒有理由不像歐美等先進民主國家一樣,享有公民複決的權利。中華民國的憲法已賦予人民創制複決的權利,只是因為政治上的考量,而從未行使。

       陳總統說,美國政府堅定支持台灣民主化、關注台海安全,他十分感謝。「台灣關係法」第二條第三款明定:維護台灣的民主人權是美國的政策目標,這次所謂「催生台灣新憲法」與公投訴求,都是台灣民主的「深層」民主化,其中攸關台灣未來憲政體制的正常化與完整化,也涉及人民權利保障的深化。

       陳總統強調,同為民主國家,他相信美國政府能夠理解台灣人民追求

     

    民主深化的努力。他也再次向美方重申,這些主張並未牴觸他在就職演說中宣示的「四不一沒有」原則,美方很清楚這點。

       報導接著列出陳總統近來的行動,包括宣布在2006年制訂新憲法的計畫、計劃就台灣的前途舉行公投、把中華民國護照上的名稱改為台灣的步驟。

     
    報導說,一些美國官員和分析家認為陳總統只是在為明年的大選擺出姿態。布魯金斯研究院的專家卜睿哲說,陳總統的談話有很大一部份是出於國內政治考量;有一派也認為,陳總統到了某個階段將會走向中間。

       陳總統說,他過去曾參與政治改革,包括使政府取消黨禁,當時有批評者警告說,這樣的行動會引發兩岸危機。「但是,我追求政治改革的信心未受動搖。後來的發展證明,那些憂慮和指控並未實現,相反的,台灣變得更加民主。」

       陳總統在回答兩岸如何恢復對話的問題時表示,過去三年,北京領導人一直不能體認台灣發生的變化,繼續在國際上打壓台灣,並批評他,而且希望他明年在選舉中失敗,「然後就可以和主張統一的泛藍集團合作,因此完全不願意和民進黨的陳水扁接觸」。

       他說,明年3月總統大選後,中共領導階層必須要對台灣的新民意,採取更務實的態度,「也就是說,他們將毫無選擇地在不預設前提下,與民進黨和我本人展開對話」。

       陳水扁在訪問中也批評國民黨主席連戰及國民黨,長久以來「擁抱『一個中國』的幻夢,不敢說明台灣和中國的關係」。他說,連戰日前在華府的談話,終於承認並接受「台灣、中國在海峽兩岸一邊一國」的事實。而去年他提出兩岸一邊一國的說法後,國民黨和連戰攻擊他將挑釁中共,並製造緊張,最後證明「一邊一國」獲得台灣多數民意的支持,「即使連戰都不得不接受」。

    [ 轉寄 ] : [ 列印 ]

    This page has been view 1937 times
       
     

    城市電通
    6100 Corporate Dr. #300, Houston, TX 77036
    713-484-8181

    Home |  About eBao |  Events |  Member Support
    ©Copyright(C) 2003 by AmbitUSA.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trademark ar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This Website layout is designed by Ambit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