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2004年臺灣總統大選後續發展 >> 休士頓阿扁後援會通訊 | |
「去台灣國家化」VS.「去中國化」? 文/蕭新煌 | |
從去年十一月開始,我寫「名家專論」到今天已經三個月,共十三篇,今天這篇算是完結篇。正值春節年假最後一天,讓我有機會利用放假時間,檢討過去三個月內我觀察到的台灣政治與知識界特殊現象。 說實在的,這些台灣特有種的政治與知識生態,對任何一個正常國家,來說都可能是反常和不健康的症狀,但台灣的確是一個正在從不正常國家的體制躍升成為正常國家體制的國家社會體質,因此可能讓有些人就認為見怪不怪,這種見怪不怪和冷諷萬事的犬儒主義和集體不信任心態,也正是台灣重組國家定位事實的墮性和凝聚國家認同,以界定區隔台海兩邊確實存在不同國和阻力。 第一個不正常的政治和知識現象是有一股「去(台灣)國家化」的認識和論述,充斥在部份政客和知識界的心智圖像裡,最常被提及的說法不外乎是一、舉「全球化」大旗,來蔑視矮化台灣自一九八○年代以來,正在躍升的台灣國家定位和認同,或是二、以「去中國化」的控訴,來污名化上述「台灣主體性躍升」的現象。 這種不正常論述的謬誤有二;一、經濟和文化全球化不但不會消滅國家,更因此催生本土在地認同;二、台灣主體性的躍升是經過一九七○年代文化認定運動,一九八○年代社會改革運動和一九九○年代憲法改造運動,三個十年的集體意志和社會典範移轉的「必然產物」,不能擋,也不應擋。它與三年來的政黨輪替無關,更不能以「去中國化」的指責來簡化它的歷史意義。 第二個相關的不正常政治和知識見解,是「扭曲窄化國家認同差距,誇大渲染族群衝突」。最常聽到的說詞,不外乎「撕裂群族」、「族群歧視」、「族群政治動員」,在這種認識下,台灣的四個族群之間似乎處處存在矛盾、衝突、歧視、偏見,甚至制度性的不平等。但事實顯然不是如此,就以近半個月來所謂「族族平等」的訴求為例,就完全是濫用和誤解了「族群平等」的意義,台灣經過五十年來的社會經濟發展和多元化,族群關係的矛盾和平等早已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正是上述我所講的新國家認同的不一致問題,更具體的講就是透過有不同移民背景和歷史的族群(如閩客VS.外省)所建構出來是否視台灣為唯一國家認同對象的差異現象。 為了怕面對和躲避台灣國家認同問題,而將它窄化、矮化誤解成為早已不存在的族群不平等問題,對解決殘餘的族群問題不但無助,更有害台灣國民意志的凝聚,和削弱台灣回應中國併吞統戰的挑戰。 部分媒體不察或有意渲染「國家認同差異」等同「族群歧視不平等」之謬誤,竟然跟著附和、美化已遭誤導的「族群平等」訴求。我認為與其片面控訴選舉撕裂家庭、社會的族群和諧,不如正面倡導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台灣國家認同,以共同、共享的台灣國家認同經驗來做為消除不同族群對「國家想像」的差異和差距。 過去三個月來我最深的感觸就是上述這兩個不正常的似是而非論述。一言以蔽之,就是以「去中國化」和「族群歧視」的批判論述,來躲閃或抗拒、排斥,日益躥升的台灣國家認同集體想像,亦即有意無意地藉此「去台灣國家化」! 2004.01.26 《中國時報》 | |
[ 轉寄 ] : [ 列印 ] | |
This page has been view 1859 times | |
|
城市電通
| |
Home | About
eBao | Events |
Member Suppor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