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文摘 >> 舒香滿婷 | |
休城.台北.我(二)之 住 文/舒婷.圖/舒婷 | |
住家的環境結構,決定一個人的心胸肚量。 住的地方擁擠狹小,髒亂吵雜,裡頭住的人肯定若無遠慮必有近憂,天天在救火,做的都是應急的事,罕有規劃;住的地方寬敞明亮,窗明几淨,裡頭住的人當然從容不迫,不是清心寡欲便為高瞻遠矚,凡事目標明確,實事求是。 當然我這裡指的,不是房子的坪數有多大,或是住家的地段有多豪華,而是你住地方,有沒有讓人一進去就想放鬆,就不想離開的感覺? 我台北的家這個四十坪左右三房兩廳雙衛的格局,最高紀錄曾經同時住了七個人。 早上有六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出門上班上學,一團慌亂。下午四點開始,客廳變成媽媽為學生做課後輔導的教室,有大約三十個小朋友在這裡加強課業。六點鐘無論家裡成員到齊了沒有,舅媽一定會準時開飯。八點鐘之後,大家在不同的空間練琴、謮書、洗澡、講電話、看電視。十點鐘,大家分別就寢,按下各自的鬧鐘。 那個時候,家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很自然要回去的地方,沒有去想過認同的問題,也沒有去懷疑過為什麼我們要住在這裡,家裡為什麼要有這些東西。反正,我的衣服有地方收,我的課本有地方放,肚子餓了有東西吃,管好自己就好。 搬到這個房子唯一對我的影響,是我和姐姐高中時都考上了第一志願。因為我們搬家的日子,是我國小五年級那年的國曆十二月十二日,那天恰巧是北一女中的校慶。 要是當年爸媽選的搬家黃道吉日是台大的生日,那麼我們一家三姐弟是不是就會全上台大呢? 回到台北,回到我住了十八年的地方,迎面而來的感覺是─小,行李都不知道往哪兒擱。 媽媽教課的黑板還在,只是上頭不再有數學公式,刻的是家裡幾位重要親友的手機號碼;餐廳裡我們七個人吃飯的大圓桌依然杵在那裡,但是上面放滿了各種瓶瓶罐罐維他命,桌面只剩不到三分之一,現在他們吃飯都端到客廳的小桌子上邊看電視邊吃了;後陽台的洗衣機還是那一部,洗衣脫水後要一件件撐開掛在竹竿上晾,可是媽媽說那個排水管好像有點阻塞,每次洗衣服時的泡泡水會從媽媽房間的浴室底下冒出來,然後再慢慢地流回去。 離開太久,已經有點不知道這樣的公寓房子該怎麼運作,雖然是住了十幾年的地方,樣樣對我來說都生疏。 我們住在休士頓是很少開窗的,因為家裡空調是24小時開著的嘛!永遠處於適溫狀態。陽台的門也根本不可能開,要是開了卻忘了鎖,有小偷爬進來怎麼辦? 不過在台北可是不一樣喔!我家後陽台的門除了颱風來襲那種狂風暴雨的時候才會關上,平常還有一塊大石柱卡著,為的就是保持屋內空氣的對流,而且每個房間的窗戶都是經常開開關關來調節室內的涼爽度。 每扇大窗戶上頭還另有一個小氣窗,也是可以打開的,以前我經常都要爬到書桌上才能構得著氣窗。這次我回來,他們告訴我房間裡有一根長棍子,如果要移動氣窗,就拿那根棍子去頂就好了。他們說的是很方便,其實是書桌上和書桌附近都堆滿了雜物,早就爬不上去了。 進出浴室是一大考驗。 我是一直到24歲去新加坡出差,住在喜來登大飯店才知道有浴簾這種東西。 國外房子的浴室動輒就是大到可以在裡面做體操,走來走去散步還兼躺下來仰臥起坐或瑜伽之類的。我還聽說有個朋友,因為生產完白天只有自己一個人在家裡帶小孩,要上廁所或洗澡時不敢把小朋友一個人留在房間,就在浴室裡給小嬰兒打了個地舖。 台灣公寓裡的浴室是除非必要,你儘量不想進去。 傳統的公寓浴室,很小又封閉,地上和四壁一律是瓷磚,進去一定要穿防水防滑的拖鞋。沒有浴簾,當然也沒有地毯,連一小塊都沒有。基本配備會有一個從50元商店買回來的小椅子,一個水瓢或小臉盆,然後牆壁上有很多勾勾或架子可以掛毛巾和放那些瓶瓶罐罐的沐浴用品之類的。 因為沒有浴簾,我以前每次洗完澡都要蹲在地上把整間浴室洗刷一次,把洗澎澎的泡沫和白天進出浴室掉落的頭髮全部清掃一空。要穿上衣服前總覺得身上怎麼也擦不乾,因為這個兩坪大的浴室裡是煙霧迷漫,就算擦掉了淋浴後的水珠,人還是在一個大蒸籠裡,洗了澡也不見得清爽。 住在台北這種屋齡超過25年的公寓房子,進駐前一定要經過所謂的裝潢。 我記得半年前我回台北時,很高興地秀給朋友看我終於在休士頓有了自己的空間,很多人都問我:「是妳自己裝潢的嗎?」什麼叫裝潢啊?換了燈和廚房櫃子的把手算嗎?我就是只把家具搬進去就住啦! 台北不是。進門時如果要把鞋子留在前陽台,要自己設計一個鞋櫃自己挖洞自己貼瓷磚;客廳和餐廳如果要分開,要自己疊磚頭糊水泥砌一個間隔嶺;房間裡如果要設壁櫥放衣服,一樣,要自己找木工來量來施工。反正,買房子的價錢就是只有買那個殻,過戶之後勢必要再花一筆所謂的「裝潢費」,還要費神監督工人的施工作業,配合他們的時間,不把自己搞成半個室內設計師,那個房子是不能住人的。 那我們在美國買房子哪有這樣的。我們所謂的裝修大不了就是把地毯換成原木地板啦!牆壁重新油漆或換壁紙啦!不然就是馬桶或浴缸坼掉換一組新的,或是廚房的櫃子和檯面換成比較大或比較好的材質。 不過這些東西是本來就有的格局,不是花錢買了房子之後才自己加上去的,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美國的房子裡會有很多門。即便每個房子有不同的設計,但是一進家門後一定會有一個門打開專門放鞋子和掛大衣;廚房裡也會有一個門打開專門放烹飪用的器材和乾貨;浴室裡也會有一個門打開專門放衛浴用品;每個房間裡也會有一個或多個門打開專門放置衣物;你一定還可以找到一個門打開裡頭會發現洗衣機和烘衣機。 基本上,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收在門裡面。家裡這一類的門如果不夠多,或是門打開之後的空間不夠大,那個房子我還不想買咧! 以前我和姐姐睡的房間,除了兩張床、兩張書桌之外,另外還有一組木製衣櫃。 其中一個大約到我的胸部那麼高,上面連接一個有荷葉邊的梳妝鏡,是我們俗稱的「五斗櫃」。四層抽屜,除了第一層是左右兩個之外,下面三層都是打開有我一隻手臂那麼長的大抽屜。以前我和姐姐一人一個大抽屜,第一層的兩個小抽屜就是放一些襪子手帕,最下層是放大家的毛衣。 另外一個衣櫃比我高一個頭,有三個門,其中一個打開門板裡內建一個穿衣鏡。這個櫃子是我們拿來掛長外套和套裝洋裝的,裡頭也有幾個小抽屜,我會收一些披肩或小包包。 我一直覺得這兩個櫃子笨重不夠輕巧,隔間設計也很老式,放在我們房間既占位子色調又很沈重,每次我要開大抽屜拿衣服時,不能兩手同時把抽屜拉出來。因為這種陳年的衣櫃,裡頭是沒有軌道滑輪的,我要先拉右邊,再拉左邊,一節一節地把整個抽屜拉開。又因為是真正的木頭釘的,小時候我們都要在抽屜櫃子的角落塞進小小包的樟腦丸,衣服才不容易在這潮溼的氣候裡長霉。 可是沒辦法,這組櫃子是媽媽的陪嫁,不能丟。 我回來後雖然還是睡在這個房間,可是我卻從不曾把衣物收進這兩個櫃子裡,我也幾乎沒有想要打開他們。就像近年來我四處旅行投宿酒店,不管停留的時間長短,我也從來沒有過把衣服放在任何一個酒店的五斗櫃裡,怕縐的話頂多掛起來,不然就原封不動地塞在箱子裡,穿一件拿一件。 走進連接後陽台的廚房,我是連垃圾都不知道該怎麼丟。 我記得過年時回來的那兩個禮拜,我除了上廁所用的衛生紙知道是可以直接丟在廁所裡的垃圾筒之外,我製造的其他垃圾,我全部放在廚房的垃圾筒旁邊交給媽媽處理。 沒辦法,我媽是響應台北市環保局垃圾分類政策的好市民,我們家廚房的大垃圾筒裡有三個垃圾袋。 最主要的一個是上面貼有「防偽標籤」的台北市專用垃圾袋丟一般垃圾,一個要八塊錢喔!因為處理垃圾成本太高,民眾要付費才能丟垃圾,等於是丟一袋普通垃圾要付八塊錢的清潔費,你如果不把垃圾專在這種專用的垃圾袋裡,垃圾車是可以拒收的。 第二個是裝不可燃垃圾。這類垃圾因為是和普通垃圾分開處理,而且量比較少,可以裝在一般的袋子裡回收,基本上不用再付費。 第三個是裝所謂的廚餘,就是做菜或用餐後的剩餘食物。廚餘是免費回收,以用來養豬或做堆肥。我們在國外每個廚房的洗手檯下面都裝有一個食物攪碎器,不管是削紅蘿蔔的皮還是吃剩不打算再留的青菜,全部倒到洗手檯裡,打開開關隨著洗碗的髒水打碎後經由水道排走,哪有廚餘這種東西。 這次我回來,終於搞懂,資源回收也有分喔! 週一、五收平面類,就是紙類、舊衣類、乾淨塑膠袋類;週二、四、六收立體類,就是乾淨保麗龍類及一般類如瓶罐、容器、金屬、塑膠、機車胎、廢油、小家電等;像電池、日光燈管、統碟片、大哥大還另外收喔! 不過聽說,就算你在家裡有把可燃不可燃垃圾分開,你把廚餘和鐵罐按照不同的時間拿去回收,到了垃圾焚化爐還是全部都丟在一起燒,那政府要我們這麼做是在訓練我們多動腦,怕我們老年痴呆嗎? 所以,我爸媽在家裡儼然成為拾荒老人,我家的陽台變成一個大型的垃圾分類場。我問我媽,台北市有第二個人像你這樣在分類嗎?媽媽說,我們要配合政府。我跟我媽說:你配合政府,政府有給你回饋嗎!黑道黑金猖獗,政府不辦治安,道上大哥威脅民眾,詐騙集團滿街都是,人民只好再拿錢去安撫黑道,孝敬不法份子,你還在配合政府做什麼環保啊? 就是這樣,從客廳、臥房、浴室到陽台,好像沒有一個地方是我覺得合理的,我也氣媽媽的堅持,我不懂到底留著這些東西,還留在這個地方做什麼? 兩年前,我以為我終於有了一個自己的地方,可以獨立,可以驕傲,可以我行我素。可是,新鮮的空氣裡聞不到回憶,乾淨的角落裡倒不出過去。有一些味道,有一些畫面,縱然不在垂手可得之處,但卻始終想從自己的腦海裡翻拍複製。 直到此刻,換上太陽曬乾而不是機器烘乾的衣服,圍繞舒爽潔淨;吃著大火熱油快炒而不是平底鍋悶熟的空心菜,滿嘴香甜順口;五斗櫃的梳妝鏡上還貼著我和姐姐國中時迷紙雕一筆筆刻出來的中國娃娃;浴室馬桶上盒子裡裝的是平版印花而不是捲筒衛生紙。 一回到這個屋子裡,時光似乎從八年前延續下來,累積,我無法翻拍,無法複製。 | |
[ 評論此篇文章 ] : [ 轉寄 ] : [ 列印 ] | |
This page has been view 3804 times | |
|
城市電通
| |
Home | About
eBao | Events |
Member Suppor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