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文摘 >> 最新推薦文章 >> 北美月刊 >> 北美月刊- 02/2004 | |
王八綠豆的故事 文/吳淡如 | |
在目前主張觀察與實驗的「多元」教育下,每個小學生也都有棄養小動物的經驗吧。 有位朋友,曾經告訴我一個例子:有天晚上她忙到十點才翻看兒子的聯絡簿,看見「明天請帶一隻小動物來學校」的指令,使她差點昏倒。 兒子硬要老媽想辦法。老媽心一橫,指著剛出生幾個月的小兒子說:「好,就把你弟弟帶去。」 還好爸爸動腦筋解決了僵局——第二天,大兒子在透明塑膠盒裡裝的,是一隻倒楣的螞蟻。 住在我家小陽台裡的烏龜綠豆,本來也是一個小學生的作業之一。 小學生做完研究報告之後,就忘了這隻小烏龜,還好媽媽是個柔軟心腸的人,把烏龜繼續養著,只是因為忙碌,烏龜有一頓沒一頓的,過了五年,小烏龜已經比成人的手掌還大了,還是住在原來的塑膠盒裡,每天和污水泡在一起。牠的體積已經大到不能夠在容器裡轉身的地步。 我到朋友家,循著撲鼻的臭味找到這隻烏龜,覺得牠太可憐了。問主人,可否讓我接管?主人如釋重負地答應了。那一天起,這隻烏龜有了新的名字。叫做綠豆。 為什麼叫綠豆呢?俗話說「王八看綠豆,愈看愈對眼」,既然牠是隻王八,那麼,就乾脆叫做綠豆吧。 我把綠豆帶回家那天,還將牠送到一家寵物店,要老闆看看牠經過那麼久的非人道生活,有沒有什麼問題?老闆看到我帶了烏龜來很不高興,口裡嘟囔著:「唉,你是來害我的是不是?我今天一定摃龜了。」 那時還是大家風靡著買樂透彩券發財的時候,我的無心之過,當然很難被原諒。其實,我本來一點也不喜歡冷血動物。烏龜的頭長得像蛇,看起來就是有那麼一點毛骨悚然。 我的陽台小花園只有一坪大,我給綠豆一個臉盆大的陶盆當游泳池,牠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小花園走動。 也許剛回來的時候正是冬天的緣故吧,也可能是怕生的關係,牠躲在牆角裡「縮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餵牠時牠沒什麼反應,靠近牠時,牠竟會發出呼呼呼生氣的聲音,縮著脖子,激動地划動著牠的短手短腳。 除了每日固定餵食外,我儘量不干擾牠。我們之間的關係很平淡,我只是同情者,而牠是隻冷漠而畏縮的冷血動物。不過,春暖花開後,事情有了轉變,綠豆會自己爬到大花盆上去曬太陽,看到我,也比較泰然自若。 大花盆的高度比牠的身高高三倍,我不知道牠是怎麼背著沈重的殼爬上去的,只能暗暗讚歎牠:好身手!夏天來臨的時候,牠已經明白,只要回到游泳池,把頭高高舉起來看著我,就意味著牠想要享受一頓大餐。 現在,只要我一打開陽台的門,牠會以最迅速地速度爬出游泳池,像小狗一樣不遠千里向我昂首闊步的走來。以牠綠豆般晶瑩的眼神看著我,彷彿在說些什麼。 「綠豆,你好啊,」我總是這麼說。牠似乎也懂得用不卑不亢的態度打招呼。 牠對食物的態度也節儉到出乎想像。如果我把飼料撒出了牠的游泳池,牠會千辛萬苦地把外頭的飼料一一銜回水中再吃掉。 每一次牠用專注而不畏懼的眼神迎向我時,我總是有這樣的感覺:牠愛上我了。 而我的貓「妹妹」愛上烏龜,每天清晨,妹妹總是在落地窗的另外一頭靜靜欣賞綠豆,看牠在做什麼。希望妹妹心裡想的不是:「這隻怪物應該滿好吃的吧。」 只要我在小花園裡,門開著的話,妹妹有時也會跟著出來,近距離地靜靜看著綠豆,綠豆也不怕牠,一副相看兩不厭的樣子。 後來我發現,觀賞綠豆可以治療我的情緒。怎麼說呢﹖有一天,我的心情很糟,走進小陽台餵綠豆時,牠立刻衝出來迎接我,我沒力氣打招呼,只是很快把飼料倒進綠豆的游泳池裡,然後,失神地蹲在陽台裡整理枯葉。 只見綠豆演出了感人的一幕:牠吃力地爬進陶盆,一不小心,跌了下來,身子傾覆了,又很艱辛地把自己扳正了過來,再試著用另一種角度爬進去,又傾覆了,緊接著,牠又認真地嘗試了一次……一直到第六次的革命才成功。 以上是平實而樸素的現場描寫,沒有加入一點作家的想像力。 看牠愉悅地享受著成功的果實,大口大口吃著飼料時,我的心裡都很感動。原來,牠每次要爬出來迎接我,都要花這麼大的力氣。而牠在嘗試回到陶盆時,失敗了這麼多次,一點也不在意——如果我是牠的話,恐怕我一定會想:「啊,試了這麼多次還不成功,真丟臉。」 還好,綠豆應該不會像人類那麼愛面子,牠果決又勇敢地接受了失敗的事實。 說真的,烏龜綠豆給了我一個啟示,只要沒什麼要命的自尊心的機制,一個人是可以屢敗屢戰,直到成功為止。 牠也讓我發現,只要我肯付出愛心、給牠一點時間,就是冷血動物,也是很有感情的。 不過以上兩個體悟,不可以放諸四海皆準。如果你養的是毒蛇,我可不保證牠不會在愛你的同時忘情地咬你一口。在台北,就有一個年輕女子,被自己養的稀有眼鏡蛇咬死了。 我告訴自己,真想做一件事時,就把自己當烏龜吧。儘管看來很困難,可不要動不動用「真丟臉,別人一定都知道我失敗了」的心情,來傷害自己的勇氣和尊嚴。加油啊,綠豆。 我和烏龜,真還有點王八看綠豆,愈看愈對眼的樂趣——以後人家罵我王八或烏龜,我想,我大概也不會生氣了。因為牠們是一種高貴又有趣的生物呀。 「學習養寵物」這種「生活化」的教育,本來是很有意義的。 但是無數被小朋友養過的小蠶寶寶都遭逢厄運。找不到桑葉後,一大盒一大盒的蠶寶寶被丟進垃圾處理袋。念小學時的我也曾是劊子手之一,當時年紀小不以為意,長大了以後,我覺得這是我所做過最糟的一件事:我糟蹋了無知小動物對我的信任,而牠們純潔而無奈的信任卻換來我們的不負責任。 老師可能用心良苦,但沒有想到,孩子們可能在交完作業,完成實驗報告後,就始亂終棄,這隻寵物的下場堪憐。牠可能忘了被餵食,可能被徹底地遺忘,或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如果做不到,這樣的緣分,不如不要開始。 我們好歹要在與動物相處的過程中,了解愛的意義:對於無助的小動物們,愛,必然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徹底服務又不求回報…… 能愛就是一種最優渥的報酬 | |
[ 轉寄 ] : [ 列印 ] | |
This page has been view 2597 times | |
|
城市電通
| |
Home | About
eBao | Events |
Member Support | |